400-123-43333

b体育网站【公路故事】把青春年华留在了玉树草原2024-04-12 20:09:12

  b体育网站【公路故事】把青春年华留在了玉树草原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重要之年,也是深入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关键之年。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及省厅党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青海公路人以养好公路为己任,以保障畅通为使命,用青春和汗水在青海大地上书写绘就出公路交通发展的壮美画卷。老一辈公路工作者是这段流金岁月的书写者、参与者、见证者,他们的经历独一无二、他们的回忆刻骨铭心、他们的故事感人肺腑,为此,特开设“青海公路.口述史”专栏,通过老照片和公路人的平凡故事,回首沧桑巨变,讲述家国情怀。

  峥嵘岁月,薪火传承。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我们将传承老一辈公路人奉献精神,汲取勇气力量,从历史中找到方向和轨迹,把握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砥砺前行、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青海当好开路先锋。

  我叫甘富延,1970年出生于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堡子村。1989年7月毕业于青海省交通-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路桥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玉树公路总段清水河公路段。

  清水河公路段在称多县清水河乡,海拔4300多米。还记得初来报到时,坐着总段安排的“老解放”牌拉水泥车走了三天,19岁从未出过远门、从未见过草原牧区的我带着满心期待仿佛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但是那里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道班工人的脸庞是黑红的、嘴唇是青紫的,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让我失望至极,四年寒窗到头来是这样的结果,一度使我灰心丧气,甚至动了立刻调走的念头。

  报到后,段领导安排段部周忠续带我下道班熟悉路况和道班,周忠续是我的校友师兄。那时候段上条件差,技术员下道班没车可派,10公里一个道班,离段部近的道班骑自行车,远的搭乘汽车,但能不能不搭上车全靠运气。我们辗转于各个道班近一个月,吃住在道班,和养路工人谈养路、拉家常,休息之余就在道班附近的河里钓鱼。期间他们用暖心、宽心、鼓励的话安慰我,我也渐渐被他们乐观的生活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所感染,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

  那时清水河段养护的国道214线是四级砂路,每年用拖拉机牵引的简易刮路机分上半年、下半年各刮一遍路面,其余时间的养护作业全靠养路职工手工作业,需要同志们共同努力才能把路养好,倘若出现路基翻浆更会增加工作难度。那段岁月里,正是养路职工们青紫起皮的嘴唇、手上厚厚的老茧、磨平的铁锨、车铃不响都响的自行车,共同见证了高寒地区砂路养护的艰辛。

  巴颜喀拉山垭口(海拔4800多米)前后约30公里路段冬天极容易出现雪阻,一台东方红推土机是段上唯一的保通机械,那时防冻液是稀罕物,严寒的冬天推土机水箱只能加柴油。

  “三特别精神”就是对当年养路职工的真实写照,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清雪保通作业离不开“三特别精神”的支撑。期间,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当时承担巴颜喀拉山推雪保通任务的职工范生华,他是一位身体壮实、吃苦耐劳的回族汉子,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是段上的机械能手,每年的保通、刮路任务非他莫属,面对工作困难他从不抱怨,总是冲锋在前,高效保质完成抢通、保通工作任务bsport

  但是后来,他在赶往西宁就医的路途中去世了,听到这一噩耗我消沉了许久,惋惜之余总能想起曾经与他共事的点点滴滴,像他这样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玉树草原的养路职工有很多,恶劣的工作环境和繁重的劳动透支了他们的生命,他们的“扎根高原、艰苦奋斗、献身交通、造福人民”的交通行业精神是我们公路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也是交通强国的精神的传承。

  1991年我被调到总段生产技术科,总段在玉树县结古镇,这里的工作环境和气候条件一下子好了很多,加上我遇到了一位好领导——总段长王干城,我感觉工作的劲头十足。王总段长对我的专业技术工作帮助非常大,在工作中他惜才爱才、不拘小节,教会了我图纸绘制、预算编制以及养护任务、经费分配下达等业务工作,把我培养成了总段技术骨干,同事们都称“好徒弟遇上了好师傅”。

  总段长王干城可以说是我踏上工作岗位的领路人,他以路为家、单位当家,是老一辈公路人、公路老专家的缩影。工作八小时外,他是单位的“电工”“管道检修工”,灯不亮他给修好,下水堵了他亲自下去检查疏通,他的办公室角落总是放满各种维修工具、管线配件等。也许有人会说,堂堂一个总段长怎么可能干这种脏活累活,但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这是我亲眼所见,没有半点虚假。当他到了工地又成了工程师,查看设计图纸,检查现场施工质量,现场技术指导,他样样精通。

  6年后他退休了。这6年,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榜样的力量开启了我新的人生之路。回忆和他共事的那段日子,感动之情涌上心头,那些艰苦年代的老一辈公路人用他们的信仰为公路交通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换来了如今公路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给我们这一代公路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后来,我调到了应急保障中心湟源公路养护应急保障大队,从事公路应急保障工作。映像最深的是2021年7月22日海北祁连县的那场暴雨,瓢泼大雨导致S302线深水槽大桥桥梁上部结构被冲毁,造成交通中断。我所在大队(国储中心)接到中心Ⅲ级应急响应工作通知后,立即检查应急装备物资状况,次日凌晨五点,由51米应急机械化钢桥等18辆车组成的应急保障车队,历时9个小时长途行进抵达灾损路段,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51米应急机械化重型钢桥于灾后24小时架设完成,恢复公路应急通行。身处灾毁路段,看着泥石流肆虐后的现场,我深刻感受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直至看到通行的车辆,才从惊愕缓过神。道路顺利抢通后,当地政府、老百姓和游客们给予我们高度赞誉,那段时间的抖音被架桥作业的视频刷屏了,规范的操作加上激昂的配乐bsport,“中国速度”“中国铁军”等称赞不绝于耳,我们的应急快速钢桥俨然成了“网红桥”。每当看到类似的视频推送,我都会打心底生出一份自豪感:这支应急保障队伍好样的!我们公路人好样的!他们是我心中最可爱的人!

  2022年2月我退休了bsport,退休后我经常会想起自己的公路养护工作生涯,想起遇到的公路人们,他们就像一粒粒发光的“铺路石”,为我的退休生活留下满满的回忆,每当想起那段燃烧的岁月和那群最可爱的人,留恋与向往总让我心潮澎湃。如今更多的“铺路石”投入到建设交通强国的青衢大道上,交通强国梦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如期实现。

XML 地图